礦用道岔是各種配件的組合,因此,為了保證鐵路道岔的整體質量,日常維護也尤為關注。那么,礦用道岔的日常維護要點有哪些呢?
1.道岔鋪設完畢后,應在一周內對夯土床進行加固。特別是要加強道岔部分和叉的夯實,使道岔狀態盡快穩定。
2.滑動工作臺、旋轉機構和移動工件的表面應定期涂上潤滑油。
3.為防止心軌側磨,應定期檢查和調整護欄間距。
4.鋼軌閃光處,應及時打磨。
5.對設備枕木之間的異物進行改造,使改造后的機構能靈活地工作。
6.螺紋表面應涂有防腐油脂。
7.定期檢查并擰緊所有堅固的螺栓。
8.定期檢查彈片是否破損或嚴重變形,并及時更換。
9.定期檢查和維護開關的絕緣部件,以保證信號系統的正常運行。
10.定期檢查儀器。若發現量規超差,可通過調整量塊的尺寸面來調整量規。
道岔的作用想必我們已經了解了,所以為了保證道岔的使用,我們除了做好維護工作外,還要做好相應的檢查工作,這樣才能及時發現問題,解決問題。那么我們對道岔做什么檢查呢?關于這一點,我們一定要詳細了解,下面是礦用道岔廠家做的介紹,一起了解一下。
1.修正軌道刻度的水平。在無接縫處,鋼軌完好,無硬損,應測量量規,并在較小量規點處用石筆標記。測量水平儀,然后翻轉軌道尺的末端。測量數據誤差不超過1mm。
2.目測線路和道岔方向。要求先左后右,坐軌站在軌枕上,向道岔目視直線方向和道岔方向行駛。
3.目視檢查線路和道岔。用雙手抓住欄桿,彎下腰,爬下目視檢查。人們應該看路中間的欄桿外面。記錄鍵位置(先估計,不要測量字符串,稍后再進行測量)
4.沿道路中心軌枕切換,線路檢查按間隔6次。25米每軌4次檢查,重點疾病重點檢查。觀察左右枕木螺栓、緊固件、鋼軌下橡膠墊、接頭螺栓等備件及鋼軌損壞情況,道岔是否存在轉彎等病害,確保對直前叉病害進行檢查并記錄。
礦用道岔設施設置在車道上方,道岔位置根據設計進行鋪設。道岔制造商指出,在困難的情況下,經過綜合研究,道岔位置在運行工況(如軌道有效長度)前后可移動不超過6次。道岔是一個很大的范疇,包括軌道、軌道接頭、將設備、鐵路防護、枕木等,所以道岔真的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的地方,我們就只說下面兩個。
但是,在分段工位及以上的位置,特別是在喉部區域的道岔位置,運動不應大于0。道岔軌型與連接線軌型不同時,道岔鋪設時,道岔前后長度不得小于6。在困難的情況下,25米的同一類型的軌道可以減少到4米。道岔敷設時,前后道岔間距不超過9米,道岔軌道應為同道岔或雙道岔與軌道直接相連。帶軌道電路的兩種道岔之間的距離應滿足絕緣接頭的要求。不得安裝不同軌型的絕緣接頭。